首页

女王丝袜脚调教

时间:2025-05-28 04:05:46 作者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 浏览量:54727

 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

  中新社记者 张玮

  5月下旬,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,飞越中俄边境线,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。

 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、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。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,有3条穿过内蒙古,其中东亚—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、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。每到春夏季,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“处处闻啼鸟”,宛若一幅“百鸟翔集图”。

4月14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。 闫立新 摄

  据监测,截至目前,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,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。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的赤麻鸭,越冬种群数量达13.2万只,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%以上。

 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“人”字形队列翱翔;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;优雅的绿头鸭、鸬鹚或低头觅食,或舒展双翅……5月中旬起,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。

 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、面积较大的湿地。每年春季,大量候鸟从鄱阳湖、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,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。

4月17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。 闫立新 摄

  监测数据显示,额尔古纳作为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,每年在这里停留、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。

 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。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。20世纪90年代,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,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。“生态越来越好,鸟儿越来越多了。”

3月28日,内蒙古科右中旗,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。 毕力格 摄

  2024年,保护区引进“科尔沁”智慧管理平台,用一个“大脑”支配28个“眼线”和“触角”。“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,定位更高效精准,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。”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。

  2025年春季迁徙季,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,较去年同期增长124.5%。其中,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,“鸟中大熊猫”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4次行贿于洪臣!7年受贿51次,陈永亮被判14年

会议期间,全球数字化终身学习联盟正式启动,这也标志着全球教育合作迈入崭新阶段。未来,18家来自全球各地的联盟单位将通过国际间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,共同致力于推动开放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广泛应用与创新发展,为全球范围内教育公平与包容性的提升贡献力量,努力缩小数字鸿沟。

安徽各地应对降雪冻雨 保障春运返程路畅通

今年四月以来,广东一直处于多雨模式,从高速路面走到塌方处下方,一路上泥土软绵绵的,时不时还能踩出水分。为了便于挖掘机等抢救设备能够运到下方作业,现场挖出了一个像帽檐一样的圆形坡道。

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|在劳动中成就梦想——来自基层一线的奋斗故事

在赣州于都县潭头村,连片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,一辆辆满载富硒农产品的货车驶出村庄。“我们村有富硒大米、富硒菜籽油、富硒蔬菜,人家都喜欢叫我们‘硒’望村。”看到外地游客乘坐大巴车进村观光,村民孙观发热情地招呼着。

习近平出席“上海合作组织+”阿斯塔纳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

与此同时,乐清进一步构建内外资源联合矩阵。在外,通过“藤达四海计划”,乐清凝聚全球侨领、侨商“领头雁”,以7个海外乡情站,助力本地企业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;在内,乐清以政府端施策,强化外贸企业海外展销补助,以及出口信用保险扶持,以利好政策助推企业出海找利好市场。

以开放促改革、促发展、促创新(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)

“山东未来将从挖掘产业合作新亮点、培育创新合作新动能、打造绿色低碳合作新标杆、做大金融合作新增量等4个方向与香港展开合作,打造鲁港合作新典范。”山东省委常委、常务副省长张海波介绍说,在打造绿色低碳合作新标杆上,鲁港可以在风电、光伏、核电、新型储能、绿色建筑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